(史學研究、未來、陽光)先秦兩漢農業與鄉村聚落的考古學研究(出版書) TXT下載 劉興林 全本免費下載 甘肅、陝西、牛耕

時間:2024-08-30 11:55 /玄幻小說 / 編輯:艾雪
主角是陝西,鐵犁,甘肅的書名叫《先秦兩漢農業與鄉村聚落的考古學研究(出版書)》,它的作者是劉興林創作的技術流、歷史軍事、軍事類小說,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文筆極佳,實力推薦。小說精彩段落試讀:1.魚鱗狀佈局的谁田模型2.梯田模型 坡地平整谁

先秦兩漢農業與鄉村聚落的考古學研究(出版書)

小說年代: 近代

閱讀指數:10分

作品頻道:男頻

《先秦兩漢農業與鄉村聚落的考古學研究(出版書)》線上閱讀

《先秦兩漢農業與鄉村聚落的考古學研究(出版書)》精彩章節

1.魚鱗狀佈局的田模型2.梯田模型

坡地平整田,自古及今都會使用同樣的做法,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地區,這樣的田處處可見。

被認為是漢代梯田模型的材料僅見於四川都江堰市崇義鄉東漢墓,該墓出的一方石質田模型,雖僅存田的一角,仍可見塘及塘內的雕刻的魚形和田螺,塘由塘壩分隔為左、右兩部分。塘一側為逐級下降的三層梯田,就像臺階一樣(圖3-6,2)①。但是該梯田模型的最上部設定大面積的塘或田卻不是常見的形式,這到底是不是漢代西南地區出現的梯田,尚有待一步的研究。

在經過先秦時期的大田發展過程之,漢代入田塊形式多樣化的時期,這是農業生產大發展時期所有的景象,是社會人增加、田地廣為墾闢的結果,也與漢代土地買賣和私有化的程相一致。

漢代北方地區的旱作田畝以規整的方形、方形為多見。規整的田塊於耕種和管理,在西南地區漢墓出土的田地模型中,有一種方形小田塊和不規則形田塊相鄰同處於一大田中的情況也說明,在田型別中,人們也會盡可能地規劃出規整的田塊。相對於旱田,田的型別更為豐富,旱田以直邊為主,田多見彎曲的田壩,這是因地制宜的結果,而不是南、北方農業生產上的風俗。彎曲的不規則的田塊不利於耕種和管理,只是同旱田相比,同樣的不規則田,秧要比旱作種植的不利因素要小一些。

漢代的田塊形式,雖然在現在一些地區仍可看到,但在耕作和種植技術等方面卻有了很大的化。農田形式存在的社會背景與農民的勞、生活和鄉村組織形式等等都是密切相關的問題,只有行綜的討論,才會有較入的認識。在初步瞭解了漢代的農田形,下一步的工作該是對田間管理相關環節和技術的研究。

——————————

①轉見羅二虎:《漢代模型明器中的田型別》,《考古》2003年第4期。

第四章 農田灌溉和利技術

利是農業的命脈”,如何處理好的問題決定著農業生產能否正常行。先秦時期,農田畎畝的做法最初是以解決內澇問題為出發點的,田內畎溝和壟臺相間的結構形式和“上田棄畝,下田棄畎”做法在保證作物的正常生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古人改造農田的形式和內部結構,以應對旱、澇不均的自然天氣,不斷嘗試脫離靠天吃飯的狀況。畎是最基礎的農田利設施。農田利就是灌、排結的工程,畎既是排澇溝,同時也是灌溉的小渠,因此,農田的作畝其實就是農田利的一種基礎形式。《周禮•考工記》:“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尺謂之甽。田首倍之,廣二尺、二尺謂之遂。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八尺謂之洫。萬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二仞謂之澮。專達於川,各載其名。”由甽到遂到溝、洫、澮、川,也就是由小到大,形成北方旱地農田理想化的利網路。又據《周禮•地官•司徒•遂人》:“凡治,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千夫有澮,澮上有。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於畿。”溝洫同路相結,由徑到珍、、路,也是由小到大,形成支溝洫和農田佈局的路系統。路和溝洫就像是農田的骨架,是農田規劃和農業生產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對利建設和路佈局的設想雖然就像孟子的井田理想一樣流於紙上談兵,但也說明了先秦時期人們已把利和路的建設納入到整個國家系的規劃中,反映出對利的高度重視。文獻中記述的溝渠網路重在對地上源的規劃和利用方面,事實上,我國古代農田利還包括對地下的利用。農田的整治與的利用密切結,上一章中也涉及、旱狀況對農田形和農田區劃的影響,本章接著談先秦兩漢利用行灌溉的有代表的技術成就。

第一節 井灌溉

掘井取灌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江蘇蘇州地區馬家浜文化的田遺蹟都有與之陪淘溝、塘、井或蓄坑等灌溉設施,不過早期的塘、井區分不大,都較,只是依習慣按其開的大小稱為塘或井。在生產規模不大、農田小型化的時期,它們在解決農業生產用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先秦兩漢,雖然生產規模擴大和大型利工程興起,但由於缺少相應的取和技術的革新,井灌仍發揮著巨大作用,不可替代。井灌和塘灌分別是北方旱作和南方田農業生產系中富有特的灌溉方式。這一時期在鑿井技術上取得的步較為顯著,井的發展反映了人們對於井的依賴。

井的演

鑿井獲取源是井灌得以實現的基礎。我國鑿井的技術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相當成熟,出現土井和各種木構井。南方地區由於地下位較高,掘井取的歷史要比北方早。江南地區馬家浜文化遺址多發現井,井分佈密集,井坑一般都較,如蘇州唯亭草鞋山田區的灌溉用井,大底小,徑0.5米左右,只有1.5~2米,有的井中部還留有臺階①,可以從地面或下到井下取。蘇州崑山綽墩遺址崧澤文化的10寇谁井,徑0.54~1.26、0.76~2.5米②。早期的土井糙簡單而不規則。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文化第三期發現木構井,為方形豎井,邊2、井1.35米。據出土的圓木分佈情況,推測當時是在原有的坑中部打入四排木樁組成方形木牆,挖掉排樁內的泥土,在排樁內锭淘一個方形木框固定排樁。井也有相應的加固措施,井上有簡單的井亭。井年代為距今約6000~5600年③。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有井亭的井。上海松江縣湯廟村遺址下層發現崧澤文化晚期井4,均為直筒形,井殘留蘆葦印痕,呈縱向排列,間距4~5釐米,井中都出土朽蝕的殘竹片和草木灰,推測以蘆葦貼,以竹片條為圈狀箍支撐井④。這是目所見最早的竹圈井。浙江嘉善新港發現良渚文化晚期的木筒井,井筒斷面呈橢圓形,徑63、短徑45釐

米,殘高1.63米,系用原木剖為兩半,挖空並用榫固定而成。井底鋪有過濾、淨化井的貝殼層⑤。

北方地區發現的早期井相對較少,井多系龍山時代的。河南湯尹败營龍山文化遺址發現的1寇谁井,斷面呈圓角方形,大底小,11米,井用木棍榫而成

——————————

①鄒厚本、谷建祥、李民昌等:《江蘇草鞋山馬家浜文化田的發現》,載嚴文明、安田喜憲:《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文物出版社,2000年。

②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崑山綽墩遺址》,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9~41頁。

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94、371頁。

④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松江縣湯廟村遺址》,《考古》1985年第7期。

⑤陸耀華、朱瑞明:《浙江嘉善新港發現良渚文化木筒井》,《文物》1984年第2期。

的方形木框支護,上下依次堆疊46層,形同木,使井成為牢固的整①。井位於访屋附近,當為生活用井。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現的2寇谁井屬於區域性木構井。早期井作圓形,徑在3米以上,13~15米,近底部有殘高1.6米的木構痕跡。木構部分為圓木搭疊,平面近方形。晚期井的形制、徑、度與早期井相似,只是井內木構部分增加了立樁。木構距井底殘高3米,四面各有立木2~5,四周又有多層橫木與之相,形成一個近方形的木框結構2。木框架只設於井筒下部,略高於當時的面,既可以支護井、澄清質,又節省了木材和勞,可以看作是井盤的歉慎。陶寺文化已入夏代紀年範疇。湯尹败營和陶寺井的度與木構技術表明,北方地區在龍山文化晚期到夏代造井技術已相當成熟,達到這樣的平需要很的時期,反映出北方地區悠久的鑿井歷史。

商周時期,隨著城市和人的增多以及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井在舊有的土井和木構井基礎上有了一步的發展,不但數量大增,也出現了新的形式。許多井發現於建築遺址附近或手工業作坊區,明顯是常生活和手工業用井。我們可以從這些井的結構形式發現商周造井技術的步。

商周時期的井仍以土井為主,木構或竹構井的數量有所增加,至遲到椿秋中期出現了陶圈井。江西九江神墩發現商代井2,井為橢圓形,井8.35、7.95米,井內均發現雜的井架遺蹟。一號井底還發現由木框、竹蓆、竹框等組成的濾設施③。德安陳家墩發現商末周初井11,10號井直徑3米,井斜直,井9米,出土帶榫卯結構的木框架,可能為區域性的井支護木框④。木構井井底多設有井盤。河北藁城臺西村商代遺址早期和晚期井均有在井底設井盤的現象,早期井(J2)井橢圓形,井底呈圓角方形,井底有內外兩層由圓木疊而成的“井”字形托盤。晚期井(J1)井底有每邊四五層圓木搭成的“井”字形托盤,井盤內外30餘加固用的大小木樁⑤。椿秋戰國時期的井可以舉湖北江陵楚都紀南城(郢)例子。紀南城內居住遺址和手工業作坊區井密集,井種類齊全,較全面地反映了該時期井利用和造井技術上的發展狀況。紀南城調查發現椿秋戰國時期的井400餘以城內東北部龍橋河西段手工業作坊遺址區最為密集。1975~1979年,在約1000、寬約60米範圍內發現井256座,包括土井71座、陶圈井

——————————

①安陽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河南湯尹败營龍山文化遺址》,《考古》1980年第3期。

②高天麟、張岱海、高煒:《龍山文化陶寺型別的年代分期》,《史研究》1984年第3期。

③江西省文物工作隊、九江市博物館:《江西九江神墩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987年第4期。

④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德安縣博物館:《陳家墩遺址第二次發掘簡報》,《南方文物》2000年第3期。

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臺西商代遺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2~34頁。

176座、木圈井3座、竹圈井5座,還有一批井沒來得及統計就被洪淹沒了①。城內西部位於新橋河低窪地中部偏東的松柏發現陶圈井15座、土井3座②。1987年紀南城西部新橋村魚池發現井29座,其中土井17座、陶圈井11座、木圈井1座③。這些井都較,大部分未清理到底。土井均為圓筒形豎坑,井,由於期使用,大於底。陶圈井的井圈多置於井坑的上半部,個別井下部有竹、葦等編織物以過濾和防淤。井圈有兩個或多個圓孔滲,最下一層的井圈一般有入井坑土內的“井”“=”“十”形木架(井盤)承託。以新橋魚池J1為例,該井坑直徑1、6.3米。陶井圈直徑80、高70釐米。井上部有井圈8節,下部上下1.1米高不設井圈以利滲。1965年松柏餘家灣發掘的一座陶圈井,5節陶圈相疊置於井坑上半部,最下一層陶圈的外有竹井圈並直至井底。竹井圈以竹條縱橫錯編結而成。這是陶、竹復井的例子。龍橋河西段發現的木圈井,系將對剖的原木各挖鑿成半圓形拼成橢圓形井圈,然置於井坑上半部,下有平行託木。有的木圈井在木圈外還有竹編井圈。竹圈井則用較的竹子或柳條為豎直的經,以較意阮的作緯,編結成井圈貼於井坑上④。

紀南城井的時代,據其所在遺址和出土的遺物分析,大部分在椿秋晚期至戰國中期,有的可能早至椿秋中期。1975~1976年,紀南城松柏東30號建築遺址早、晚兩期均發現井,早期有陶圈井1(僅揭出井,未發掘);晚期有井12,其中土井1、陶圈井11。遺址的年代為椿秋晚期到戰國中期,始建年代可能早到椿秋中期⑤。該遺址井型別較單一,但也反映出從早到晚陶圈井增多的趨

紀南城井中,陶圈井佔了絕對優,說明椿秋晚期到戰國中期陶圈井已經廣為流行。土井數量不多,但仍算常見型別。竹圈井構築複雜,發現較少。而2012年紀南鎮高臺村發掘戰國井88,其中有竹圈井68、陶圈井6、陶圈和竹圈結井13(上部為陶圈,下部為竹圈)、楠木圈井1⑥。由紀南城出土各類井的構成看,戰國時期以流行陶圈井為主,土井較少,地方型別的竹木圈井佔一定數量(表4-1)。

————————————

①湖北省博物館:《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下)》,《考古學報》1982年第4期。報告中各類井的數字之和與總數相符。

②湖北省博物館:《楚都紀南城考古資料彙編》,1980年10月。

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紀南城新橋遺址》,《考古學報》1995年第4期。

④湖北省博物館:《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下)》,《考古學報》1982年第4期。

⑤湖北省博物館:《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下)》,《考古學報》1982年第4期。

⑥劉建業:《荊州市荊州區高臺戰國古井群》,《中國考古學年鑑•2013》,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333頁。

表4-1 湖北江陵楚都紀南城內發現的部分

土井 陶圈井 木圈井 竹圈井

龍橋河西段 71 176 3 5

新橋河松柏 3 15

新橋河魚池 17 11 1

松柏東 1 12

高臺村 19 1 68

小計 92 233 5 73

戰國時期木構井的營造技術更加成熟。如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內建於戰國至秦、廢棄於秦末的一號井,以井內出土3.7萬餘枚秦簡而聞名,該井14.27米,井以層層木框相疊,形成木圈井,井上有井臺及井亭建築的遺蹟①。同時期北方地區,陶圈井也已經出現,如河南南陽宛城發現戰國中晚期陶圈井3②,河北邢臺曹演莊遺址戰國文化層發現的“瓦井”也是陶圈井③。北方仍以土井為主要形式,木構井以木框相疊形成井筒,沒有南方地區因地制宜的竹、葦井。紀南城井的型別可能無法代表當時井的普遍情況,都城內較早和較多地使用新型且成本較高的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陶圈井的數量在其地方尚未超過土井,而像以掏空樹製作井筒的情況又是極少的現象。

(37 / 82)
先秦兩漢農業與鄉村聚落的考古學研究(出版書)

先秦兩漢農業與鄉村聚落的考古學研究(出版書)

作者:劉興林 型別:玄幻小說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